《序卦传》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杂卦传》《既济》定也(既济卦是已经成功)。
一、卦辞
既济【既济卦,象征已经完成或成功】:亨小【既济之时,连弱小者也获得了亨通】,利贞【但利在守正(贞:刚柔相互配合而又各当其位)】,初吉终乱【既济之初,虽皆获吉祥,但如果不居安思危、慎终如始,则生危乱】。
二、彖传
彖曰【彖传说】:既济【既济卦,象征已经完成或成功】,亨【“亨(小)”】,小者亨也【是说既济之时,连柔小者也获得了亨通】。利贞【“利贞”】,刚柔正而位当也【是说既济之时,刚柔、大小、阴阳相互配合而又各当其位。正:正应】。初吉【“初吉”】,柔得中也【是说既济之初连柔弱小人(六二)也能守持中道,何况刚中大人呢(九五)?】。终止则乱【不慎终如始,则生危乱。终止:(后来)停止】,其道穷也【因为那样,其道路会走向困穷】。
三、大象传
象曰【大象传说】:水在火上【水在火上,可以水火相济,也可以水火不容(水决则火灭,火炎则水涸)】,既济【这是既济卦的卦象】。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君子法此,在既济之时当思虑可能出现的祸患而加以防备】。
爻辞爻象
初九【初九(用蹇),完成或成功之后,要不忘创业之蹇难,谨慎从事。(初前临“坎”险,坎为曳、为轮、为水、为濡。狐性多疑,坎为加忧,故坎也为狐)】:曳其轮【犹如拖曳车轮小心翼翼地行走。曳:拖】,濡其尾【亦如狐狸渡河濡湿了尾巴,临事而惧。濡:沾湿。《易》以初爻为足、为尾】,无咎【这样,无有过错】。
象曰【象传说】:曳其轮【拖住车轮,谨慎行走】,义无咎也【道理(义)上没有过错】。
六二【六二,文明之臣,既济用需,虽与君王有应,但行中正之道,非礼勿行】:妇丧其茀fú【犹如“妇丧其茀”,礼不当行。“茀,蔽也”,即车的帘子】,勿逐【而“勿逐”勿行】,七日得【亦如“七日得”茀,待以时日礼当行则行】。
象曰【象传说】:七日得【“七日得”茀,待以时日礼当行则行】,以中道也【是因其行中正之道】。
九三【九三(用屯),文明刚健之君,处既济之世,不免于艰难,但要攻坚克难】: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犹如“(中兴)高宗讨伐鬼方,三年克之”。高宗:中兴武丁号,六三拟之;鬼方,国名,上六拟之)】;小人勿用【不可重用无德无才的小人,要启用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有德有才的大人】。
象曰【象传说】:三年克之【中兴之主武丁多年才打败鬼方】,惫也【是说战事之艰之难】。
六四【六四(用革),处既济之时,华服加身,然天命靡常,盛倏shū为衰。(六四出离入坎,繻为华服,盖取诸离;袽为败衣,盖取诸坎。四多惧)】:繻xū有衣袽rú【犹如华美之服未几而成敝衣败絮。繻:指彩色的丝织品,此指美服。衣袽:敝衣败絮。袽:烂衣服或破旧棉絮。成语“衣袽之戒”即出自此】,终日戒【当终日戒备,以防不测】。
象曰【象传说】:终日戒【终日戒备】,有所疑也【是因为有所疑惧。疑:疑惧】。
九五【九五君王,处既济之时,当以至诚之心为民祭祀祈福。先天八卦西为坎,东为离;九五上坎主爻,六二下离主爻,故九五西临(周文王、武王),六二东临(东商纣王)。又离为牛,所以说“东临杀牛”。九五变卦,坤,为简、为禴】:东邻杀牛【东商纣王心意不诚,虽杀牛盛祭。东邻:特指殷纣王】,不如西邻之禴yuè祭,【也比不上西周文王、武王按时薄祭。禴祭:春祭】,实受其福,(吉)【实实在在地接受(获得)神灵赐福而获得吉祥】。
象曰【象传说】:东邻杀牛【东商纣王杀牛盛祭】,不如西邻【比不上西周文王、武王薄祭】,之时也【是因为西周文王、武王心怀诚信按时祭祀为民祈福】,实受其福,吉【实实在在地接受(获得)神灵赐福而获得吉祥】,大来也【是说其大得民心。九五变卦为众,为百性】。
上六【上六,处既济之极(盛极),不慎终如始】:濡其首【犹如身未溺而先“濡其首”,冒进不已。濡其首:身虽未溺,首先犯焉,俗语:钻过头去不顾腚,冒进之象】,厉【必然发生危险】。
象曰【象传说】:濡其首,厉【“濡其首,厉”】,何可久也【是说既济而不能慎终如始,那么既济怎么能够长久呢。正所谓“其兴也渤焉,其亡也忽焉”】?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内容比较优秀,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
内容导航:《易经》第二十二卦 贲(BI)卦启示:饰外扬质,不慕虚名 《易经》第二十二卦 贲卦 山火贲 艮上离下 《山火贲卦》卦辞:贯:亨,小利有攸往。 《山火贲卦》释义:通达,小的方面适宜有所前往。经文意思、是:贲卦,亨通,有小的利益,有所交往。 人生启示: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