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analytics
梅花易数-趋吉避凶
個人婚姻感情詳解,男女合婚合八字,事業財運詳解,流年運勢詳解
文章13488浏览751328本站已运行2410

易经的基本知识详解,易经入门必背100个常识

1、八卦分为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据说是伏羲创造力先天八卦,周文王设立了后天八卦,这只是 传说 ,刘恒:其实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是同时产生的,就像自然阴阳道理一样,并没有先后,阴阳本是同时产生的。先天八卦为阳,代表了宇宙运行的规律,后天八卦为阴,代表了自然化生万物的状态,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理念;先天八卦为阳所以有顺序,后天八卦为阴所以八方确立;
2、阴阳的符号:“——”阴爻(爻:螺旋运动的象形字)“一”阳爻;三个爻位组合一个单卦,分别象征“天、人、地”乾卦为三个阳爻组合,所以乾卦为至阳,阳极生阴,乾卦一变转化为巽卦(长女),乾卦二变转化为离卦(中女),乾卦三变转化为兑卦(少女);坤卦为三个全阴的爻位组成,所以为至阴,阴极生阳,坤卦一变而成震卦(长男),坤卦二变而成坎卦(中男),坤卦三变而成艮卦(少男);此为先天八卦始成。
3、震属阳木,巽属阴木,离属阴火,坎属阳水,乾属阳金,兑属阴金,艮属阳土,坤属阴土。既知道八卦的五行所属,那么,我们也就能知道八个方位的五行所属:
东方属震,故其五行属木;东南方属巽,也是属木。
北方属坎,五行属水。
南方属离,五行属火。
4、先天八卦知识
先天八卦卦序(刘恒:先天八卦因为属于阳,所以只有卦序,而没有八方方位之说)
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易经 风水知识
1、风水基本概念“砂水”
高一寸为砂,低一寸为水。
属于外部砂自然环境:高山、土墩、堤坝、大树、楼房、土坡、公园、假山
属于外部水的自然环境:江河湖海、广场、田地、小河、池塘、水系、低洼之处
2、风水二十四山向:
壬子癸、丑艮寅、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乾亥
其中十二阳山为:寅申巳亥、甲庚壬丙、乾卦巽卦坤卦艮卦
其中十二阴山为:子午卯酉、乙丁辛癸、辰戌丑未
坐山与朝向正好一百八十度(以最大的、采光最多的窗子定向口、以窗子的一百八十度方位定坐山)
易经入门的十个基本知识点
以下关于易经的介绍,
大部分整理于各种资料,
由于学界还有争论,
故此,存而不论。
另外一部分,
来自于我个人的理解,
欢迎各位与我探讨。
一、易经的来源
相传,上古之时,
黄河中浮出龙马,
背负“河图”献给伏羲;
大禹之时,洛水中浮出神龟,
背负“洛书”献给大禹。
伏羲、大禹等上古圣人,
观察河图与洛书,
开出先天八卦图,
那时还没有文字。
到周代之时,
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期间,
将八卦重叠,衍出六十四卦,
并为六十四卦写了卦辞。
周文王的儿子周公,
为每卦六爻写出了爻辞,
至此易道大显,
故《易经》也称为《周易》。
二、易经的论文
孔子晚年喜欢学习易经,
他根据自己对易经的理解,
写了十篇研究易经的论文,
称为《易传》或者《十翼》,
“翼”有附翼、辅佐之义。
这十篇论文分别是:
《彖》上下、《系辞》上下
《象》上下、《文言》、
《说卦传》、《序卦传》、
《杂卦传》。
孔子的这十篇论文,
本来是独立于易经之外的,
自宋代程颐开始,
将彖、象、文言直接附于各卦各爻之后,
将系辞、说卦、杂卦、序卦,
附于易经之后,
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易经,
把孔子这十篇论文,
作为了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
所以,第一个读懂,
融会贯通易经的人是孔子。
也可以说,孔子的十翼,
的确也成了易经的一部分。
不过,孔子只以人文解易,
只包括易经世间法的部分,
而不包括出世间法的部分。
三、易经的含义
易以道阴阳,
古人看到太阳和月亮交替,
这是最自然最明显的阴阳变化,
所以用“日”“月”二字重叠,
会意为“易”,
因此,易有两个基本意思:
1、交易:阴阳之对待;
2、变易:阴阳之流行。
全部的易经,
只是讲阴阳之间的关系,
并以此推阐万事万物,
脱离阴阳之象和阴阳之数的易理,
绝非正理。
四、卦是什么意思
卦,其实就是“挂”,
把东西悬挂起来,让人来观察,
看它象什么,故称为卦象。
蒙卦卦象
易经的道理,全在象中,
象包含了无尽的道理,
仅仅用人事来解释易理,
只不过得到其中的一部分罢了。
五、爻是什么意思
爻,就是交的意思,
代表阴阳相交。
爻,也代表了阴阳的运动,
因为只有运动才会相交。
易经各爻,
都是从卦里面出来的,
因此,抛开卦单独谈爻,
是错误的。
孔子的《小象》,
都是解释各爻爻象的,
因此,抛开《小象》单独谈爻,
也是错误的。
六、彖是什么意思
古代的“彖”是一种猛兽,
有点象犀牛,只有一只角,
能够知道天机,人事吉凶,
牙齿最为坚利,咬物必断。
因此取“彖”的意义,
来作为总论、决断一卦基本情况的断词。
七、三易是什么
关于“三易”的说法,
大抵有如下三种:
1、指三本不同时代的易经:
《连山》、《归藏》、《周易》
《周礼》中记载:
夏代之易,以“艮”卦为首,
艮卦象征山,
因此称为《连山》;
商代之易,以“坤”卦为首,
坤象征地,
万物莫不藏于地中,
因此称为《归藏》;
《周易》,是周代之易,
也有易道周普天下万事万物,
无所不备的意思。
2、指易经的三种基本含义。
东汉郑玄《易赞》、《易论》认为:
“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
3、伏羲、文王、孔子之易的合称。
《四库全书》解释说:
三易者,伏羲、文王、孔子之易也。
一说为:天易、圣易、心易。
个人认为:
伏羲之易,为天地之易,
是用来解释整个宇宙的;
文王之易,是圣人之易,
是用来阐释万事万物的;
孔子之易,是人世之易,
主要用来阐释人间之事的。
八、易经的核心内容
易经的核心内容,
包括了三个方面,即:
易理、易象、易数。
易无象外之辞,
也就是说易理是依附于易象的。
但至王弼注易以来,
专重易理,象几乎都失传了,
到唐代李鼎祚,恢复了一二分,
到明代来知德,恢复了三四分,
到清代的胡煦,基本恢复,
到晚清尚秉和,易象大显。
数的部分,
自汉代焦延寿、京房一脉,
基本拿来作为卜筮之用了。
但事实上,
易经的象、数、理是一体的,
割裂开来单独而论都是错误的。
而象、数、理,
都是讲阴阳之象、阴阳之数、阴阳之理,
只不过把阴阳之理推演到万事万物罢了。
易经的核心是阴阳之变。
九、古代易学大家
古代研易大家很多,
自孔子以降,汉代田何传易,
逐渐流派纷呈,众说纷纭。
但由于很多都没有写书,
就不一一说了,
主要说一些有著作的。
焦延寿,核心著作《焦氏易林》;
魏伯阳,核心著作《周易参同契》;
陈抟,核心著作《河洛理数》;
邵康节、核心著作《梅花易数》、《皇极经世书》;
李鼎祚、核心著作《周易集解》;
来知德、核心著作《来注易经图解》;
胡煦、核心著作《周易函书》;
尚秉和、核心著作《周易尚氏学》。
另外一些大家,
我个人认为有待商榷,
他们有的偏重易理、有的偏重易占。
如:
王弼、核心著作《周易注》;
孔颖达、核心著作《周易正义》;
朱熹、核心著作《周易本义》;
程颐、核心著作《伊川易传》;
麻衣道者、核心著作《火珠林》;
虞翻、核心著作《周易注》;
京房、核心贡献“八宫卦”;
十、学易者的正见
孔子说得很好:
学易学得好的,精微洁净,
学得不好的,一个字:贼。
学易的目的,
乃是通过易经阴阳推阐之妙,
领悟宇宙人生之真理,
进而达到与“道”合一,
天人合一之境界。
占卜是学易的一个方便法门,
可以让人“玩索而有得”,
若过分追求占卜的结果,
则无异于舍本逐末。
学易经入门基础知识 如何学易经
1、如果你对易经一无所知,本人认为入门最好的书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的《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这两本书很好,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全面公正的认识《易经》,对《易经》有个整体把握!
2、从易经本源的知识入手:易经分先天易与后天易,先天易即是伏羲易,没有文字的易经,只有八卦、太极图、天干、地支等,而后天易即是文王、孔子、周公等写上文字的易经,代表周文王、周公、孔子及后人对易的认识,不能代表全部的易经。而太极图、八卦、五行、干支才是易经最基本的东西,尤其是五行八卦。
3、在太极图、八卦、五行、干支系统上很下功夫,熟记他们的方位分布、生克制化关系。
《易经》:这10句话,道尽了人生
文/泥璐
在《三侠五义》中,白玉堂说过这么一句话:你我读书人,待人接物,理宜从权达变,不过随遇而安,行云流水。过犹不及,其病一也。
可见,这世间万物都有其平衡的支点,花要半开,酒要半醉,饭要半饱……做人做事最忌讳太满。
凡事有个度,是一种审时度势,一种进退自如,一种个人修养。
做事不能太绝对,留有半寸余地,才能来去自如。
01 忌大喜:大喜易失言
鬼谷子曾说:言多必有数短之处。
《朱子家训》中也曾写到:处事戒多言,言多必失。
可见,话说多了就一定会有失误的地方,尤其是在人处于高兴之际,总会忍不住地想要和他人分享,分享是件好事,但如果夸大或不经意更改内容就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老祖宗常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不是没有道理的。
所以说,高兴时说话点到即可,不该说话时,沉默是最好的处世为人原则。
02 忌大怒:大怒易失礼
人们常说,人有七情六欲,怒,是本性。遇不顺心,怒,是常态,但在生活中,发怒失礼,就会吃大亏。
不顺心时,先缓三秒,把心静下来,把怒压下去,不义气用事,不遑论礼节,这样做出来的事,说出来的话,表现出来的举止,才是一个人该有的最好状态。
你有什么样的心境,就会收获什么样的风景。
看人不顺眼下载周易六十四卦详解,看事不顺心,其实不是万物太糟糕,是自己修养还不够。
学会平衡心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过喜,不过忧,就会发现,这样生活会轻松很多。
03 忌大惊:大惊易失态
一个人的心态很重要,它决定着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生命驾驭你。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顺,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遇事只有镇定自若,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将,一个优秀的师。
遇巨变懂得不惊,处在干扰中,心不要为之所动,用沉静排除干扰,临大事而不乱,才能更准确客观地把握利害得失。
常言道,一个人的优雅关键在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动不动就一副惊慌失措的状态,是最愚蠢的一种行为。
我们的不自由,通常是因为来自内心的不良情绪左右了我们。
一个能控制不良情绪的人,比一个能拿下一座城池的人更强大。
社会浮躁,人每天被快节奏包裹着,若如难以静心,将难成大事。
只有做到物随心转,境由心造,君子能忍,必成大器。
04 忌大衰:大衰易失颜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能与人说的只有二三,有些事,自己在心里丧一下也就过去了,没必要当成心口的一块阻碍大石,压得喘不过气来,又不愿搬走。
人最值得高兴的事,也莫过于:父母健在、知己两三、妻儿美满、合家团圆,其他的都是假象,放平心态,不去计较,你收获的远比你所期待的更多。
生活中所有的事情,哪能事事如意,样样顺心,所谓万事如意,也不过是一句礼尚往来的祝福语,坎坷不平,一波三折才是生活本该有的样子。
所以说,痛苦、伤心也不是人生的全部,遇到难处理的坎时,可以哭、可以衰,但一点要切记,哭、衰的目的只是暂时地缓解压力下载周易六十四卦详解,不能太过,别让颓废左右了自己。
压力减少后,日子还得过,还得依旧带着希望迎接每天的第一缕阳光。
05 忌大乐:大乐易失察
人在高兴时,往往会放松警惕,谈吐举止爱随心来,处在一个自己规划好的圈里出不来,这个时候最容易迷失自我。
分不清是非,也辩不了好坏,听不进去诤言,反倒更乐意接受阿谀奉承。
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容易把问题看的多姿多彩;带着框架听建议,就会进行有选择的筛选。
其结果往往是,不注重现实的利益,只关心耳朵的舒适。
06 忌大惧:大惧易失节
大丈夫理应心胸坦荡,仰俯无愧于天地,必能成大事。
凡事畏首畏尾,优柔寡断,也难成大业。
南怀瑾曾说,临危而不惧,途穷而志存。
一个人,只有做到不畏过往,不惧将来,才能遵从本心,谋于大事。
生活中,为人处事需要多个心,前进路上,谋事待人需要的是不拘小节。
小心驶得万年船,但一味地缩手缩脚,诸多忌惮,也只能注定平平凡凡,成不了大事。
只有在做事时,敢做大事,勇于尝试,才能在收获时,担得起重任,做得了大师!
07 忌大思:大思易失爱
想得太多,就容易失去爱,生活中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些事、有些人经不起细想,细想就可能剑走偏锋,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
人可以想得清楚点,但一定要活得“糊涂”。
难得糊涂,贵在看懂事,但不看重事,能掂得起,更能放得下,坦然、淡然,而不是装在心里自己气自己。
为人,做事都坦荡荡,才是一种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是一种思维高度,一种更高一层的境界。
不较真、不偏执,走不通时退一步,才能更加顺心,不伤身体,心情愉悦。
08 忌大醉:大醉易失德
生活中看一个人的人品,往往是通过一个人的酒品来做出一定的判断,常言道,酒后吐真言,一个人平时可能谈吐文雅,一旦喝酒,总会展现未曾见过的的另一面。
处理得当的人很讨人喜欢,但大多数人都是改变以往胆怯磨叽的作风,做出一些让人失望的事情。
酒后不仅容易乱性,更容易失德,正可谓很多酒肉朋友交不得。
小酒怡情,大醉伤身、害己。
09 忌大话:大话易失信
言不伤人,诺不轻许,助人为乐是好事,但前提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人更多在乎的是结果,而非过程,少做承诺,一旦做出就要保证兑现,不轻诺,才不会负人。
拒绝后的帮忙带给被帮助者的快乐,要比先承诺而未完成带来的更多,守信与失信,其实也就在一句话之间。
佛曰:不可说,话不能说太满,要留有余地,既是给自己留条后路,也是避免矫枉过正,更是一种个人修为的体现。
许诺要慢,实现要快,不轻诺,诺必果,一言九鼎,言出必行才是精明做人,睿智处世的大智慧。
10 忌大欲:大欲易失命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受惠要懂得感恩,做人要懂得知足.
不要一味地去吹毛求疵、求全责备,把感恩当成习惯,才能在最想要一件东西时,而不会忘记那个度,不会把欲望充满胸腔,以至于忘记了给反思留地,反倒失去了卿卿性命。
林则徐在任两广总督时,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可见,欲,是人的一种生理本能,人要生活下去,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欲,但凡事讲究个尺度,欲望多了、大了,就会滋生贪心,必然会导致欲望的沟越来越大。
人心不足蛇吞相,把自己的欲望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既有宽度又有广度,既会有收获,又不至于身心俱疲。
浮世万千,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完美是理想的另一面,不完美才是生活的常态。所以,做事、交人,切记事事苛求十全十美,懂得知足常乐。
你看,考试得60分的孩子会比得99分的孩子更快乐,因为他看到的是多那一分的及格,而另一个人看到的是少那一分的不完美。
一分能带来快乐,一分也能失去快乐,关键在于一个人的心境。懂得适可而止的人,要比一心只追求100分的人生活的更轻松、更快乐。
愿你有100分的动力,更愿你有60分的心境。
易经里的经典句子
易经里的经典句子大全
《易经》指《连山》《归藏》《周易》三本易书。其中《连山》、《归藏》已失传,传世的只有《周易》一本。现在的《易经》一般即《周易》。以下是“易经里的经典句子”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1、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2、即鹿比虞,唯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3、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4、夫妻反目,不能正室。
5、物无妄然,必有其理。
6、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7、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8、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9、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10、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11、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
12、君子伺机而作,不俟终日。
13、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14、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15、君子以遏扬善,顺天休命。
16、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17、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18、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远。
19、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20、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1、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22、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23、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24、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25、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26、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27、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28、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29、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小人道长,君子道消。
30、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31、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32、人之所助者,信也。
3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34、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35、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36、天地感下载周易六十四卦详解,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37、谦谦君子,用涉大川。
38、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39、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40、不妄取,不妄求,不妄想,不妄求。
4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4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43、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44、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45、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与人方便,随遇而安。
46、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47、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48、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49、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50、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51、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52、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
关键字:周易入门基础知识易经十大必背10句话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

相关推荐: 山地剥卦原文卦辞爻辞卦象解读

山地剥卦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的第二十三卦,这里给大家整理易经山地剥卦全面的卦辞、爻辞原文、译文、注释及白话详解方面的内容,是山地剥卦卦象研究、爻辞断卦的重要依据,供爱好者参考。觉得本文不错,可以收藏乾坤网或者本文章,方便随时回看,也欢迎推荐给身边朋友。 六爻山地剥…

上一篇:
下一篇: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