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本《周易》,《易经》与《易传》合为一书。据《史记》,周文王演伏羲八卦为六十四卦。伏羲八卦,周文王六十四卦,《史记》及《易传》皆称之《易》。为区分,后世有《周易》之名,儒家奉《周易》为经典,又称《易经》。孔子为周文王《易》作《易大传》,今称《易传》。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传《易》于瞿,瞿传楚人馯臂子弘,弘传江东人矫子庸疵,疵传燕人周子家竖,竖传淳于人光子乘羽,羽传齐人田子庄何周文王64卦详解,何传东武人王子中同,同传淄川人扬何。何元朔中以治《易》为中大夫。”《史记.太史公自序》:“太史公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
据《史记》,周文王作《易》(即周易),孔子为之作《易传》并传授《易》,代代相传周文王64卦详解,传到西汉杨何,史马迁受《易》于杨何。由此可见周文王64卦详解,司马迁对《周易》及《易传》都非常熟悉。
《史记.太史公自序》:是故《易》曰“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
后一句,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其渐久矣”,今本与《周易》合为一书的《易传》可以看到,但文字有些差异,附在“坤”卦的《易传.象》曰:“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前一句,故《易》曰“失之毫厘,差以千里”,这个著名的成语,现今任何版本《周易》即使《易传》也不见踪影。
今本《周易》,孔子《易传》与之合为一书,易学学者专家大师们,经与传混为一谈,《易传》当作《易经》念,却对《史记》记载的《易》曰“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或视而不见,或见了却装聋作哑,避而不谈。
相关推荐: 乾卦六爻详解 “元亨利贞”是天地运行的规律,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精魂
在正式进入乾卦的学习之前,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个真实的卦例。 台湾著名的易学专家刘君祖先生对佛教文化深有研究,2010年9月的一天,他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佛教中嘱人持念的各种咒语,到底有没有效果呢?于是他占得一卦,就是不变的乾卦。没有变爻,占断就要看卦辞和大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