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analytics
梅花易数-趋吉避凶
個人婚姻感情詳解,男女合婚合八字,事業財運詳解,流年運勢詳解
文章13583浏览761848本站已运行2411

解读易经(第七卦)——师卦

7.8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象曰:宗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尸,使不当也。
白话
六五:田中有鸟兽,利于宣言以教民,没有灾难;应派长子率领军队,假如派无德小子将会载尸而归,谨守正道,以防凶险。象传说:派长子率领军队,由于他根据中道行动。无德小子载尸而归,是用人不当的缘故。
解读
7.9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白话
上六:天子颁赐命令,分封土地建国立家,小人不可重用。象传说:天子颁赐命令,是为了公正地照功行赏。小人不可重用,必定使国家陷于混乱。
解读
上六代表战争已经结束,天子开始颁赐命令。六爻为宗庙,颁赐命令一般在宗庙。功劳大的可封国,小的也可封为大夫有其家。坤为土地,开国承家即是分封土地建国建家。国为诸侯封地,家为大夫封地。
故事
公元前597年,荀林父担任晋国正卿,荀氏家族如日中天。此年6月,荀林父带领晋军与楚庄王争霸,荀首(智庄子、知庄子)担任大夫。晋三军六卿悉数出征,与楚庄王会猎于黄河。晋军中诸卿建议撤退,不宜与楚军争锋,先榖(彘子)因平日就与荀林父政见不合,对于退兵他嗤之以鼻,并率领所部擅自渡河。
荀首说:“先縠的军队危险了!《周易》上有这样的卦象,从《师》卦初爻变卦为《临》卦,爻辞说:‘军队初出必须纪律严明,不顺从将有凶祸。’遵守军纪是‘臧’,反其道就是‘否’。大众离散而荏弱(坤为众,兑为毁折),河川壅塞成为池沼(《帛书易》坤为川,兑为泽)。有军纪指挥三军如同指挥自己一样,所以叫做律。不遵守纪律,军纪枯竭无用。从充满到穷尽,壅塞而且不整洁,所以凶险。不能活动叫做‘临’(坎变兑,师变临,坎是活动的水,兑是静止的水),有统帅而不服从,还有比这更严重的吗?说的就是先縠啊。果真和敌人相遇,一定失败,彘子相当于师卦六三爻的“舆尸”,即使免于战死而回国,以后一定还有大的灾祸。”
原文
知庄子曰:“此师殆哉!《周易》有之:在师之临,曰:‘师出以律,否臧,凶。’执事顺成为臧,逆为否。众散为弱,川壅为泽。有律以如己也,故曰律。否臧,且律竭也。盈而以竭,夭且不整,所以凶也。不行谓之临,有帅而不从,临孰甚焉?此之谓矣。果遇,必败,彘子尸之,虽免而归,必有大咎。”)(出处:《左传》)
荀林父无奈率全军跟进,晋军被先榖毫无预备的拖入战场。这次后邲之战,晋军败如山倒,荀林父回国后,请求国君刺死,尚且为先榖遮祸。
躲过一劫的先榖没有过多的反省,只是担心将来国君会找他算账,为防不测,竟于前596年率领鲜虞、蛮夷等外族部落偷袭晋国,后阴谋失败,晋景公大怒,杀先榖,族灭其家,显赫一时的先氏凋零了。真应了“虽免而归,必有大咎”。
易经师卦与象棋的起源
师卦九二阳爻居下卦之中,五阴爻从之,将统兵之象。由一个阳爻和五个阴爻组成的卦不只师卦,为什幺其他卦没有统兵之象呢?盖统兵必有道,故阳爻居中,唯有师比二卦,而比卦九五为君,为治国比象。师卦九二阳爻居于大夫之位,恰是将领所在。
象棋起源于易经,英国着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其所著《中国科学文化史》中明确提出:“只有在中国,阴阳理论的盛行促使象棋雏形的产生,带有天文性质的占卜术得以发明,继而发展成带有军事含义的一种游戏。”
象棋当在周代建朝(公元前11世纪)前后产生于中国南部的氏族地区。早期的象棋,两方行棋,每方六子。周朝的兵制,以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共六人,当时作为军事练习的象棋游戏,也是每方六人。五个兵卒就是师卦的五个阴爻。六是一个别卦的爻数。总棋子数12为一年的月数。
象棋于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 32 枚棋子,黑、红棋各有将(帅)1个,车、马、炮、象(相)、士(仕)各2个,卒(兵)5个。南宋时期,象棋“家喻户晓”, 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32是64卦的半数。
《周礼》之军队编制
步兵每5名编为“伍”,由伍长指挥;5个“伍”(25人)编为“两”,由“两司马”指挥;4个“两”编为“卒”(100人),由“卒长”指挥;5个 “卒”编为“旅”(500人),由“旅帅”指挥;5个“旅”编为“师”(2500人),由“师帅”指挥;5个师编为“军”(人),由“军将”指挥。
源自:李守力解读易经7.8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象曰:宗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尸,使不当也。
白话
六五:田中有鸟兽,利于宣言以教民,没有灾难;应派长子率领军队,假如派无德小子将会载尸而归,谨守正道,以防凶险。象传说:派长子率领军队,由于他根据中道行动。无德小子载尸而归,是用人不当的缘故。
解读
7.9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白话
上六:天子颁赐命令,分封土地建国立家,小人不可重用。象传说:天子颁赐命令,是为了公正地照功行赏。小人不可重用,必定使国家陷于混乱。
解读
上六代表战争已经结束,天子开始颁赐命令。六爻为宗庙,颁赐命令一般在宗庙。功劳大的可封国,小的也可封为大夫有其家。坤为土地,开国承家即是分封土地建国建家。国为诸侯封地,家为大夫封地。
故事
公元前597年,荀林父担任晋国正卿,荀氏家族如日中天。此年6月,荀林父带领晋军与楚庄王争霸,荀首(智庄子、知庄子)担任大夫。晋三军六卿悉数出征,与楚庄王会猎于黄河。晋军中诸卿建议撤退,不宜与楚军争锋,先榖(彘子)因平日就与荀林父政见不合,对于退兵他嗤之以鼻,并率领所部擅自渡河。
荀首说:“先縠的军队危险了!《周易》上有这样的卦象,从《师》卦初爻变卦为《临》卦,爻辞说:‘军队初出必须纪律严明,不顺从将有凶祸。’遵守军纪是‘臧’,反其道就是‘否’。大众离散而荏弱(坤为众,兑为毁折),河川壅塞成为池沼(《帛书易》坤为川,兑为泽)。有军纪指挥三军如同指挥自己一样,所以叫做律。不遵守纪律,军纪枯竭无用。从充满到穷尽,壅塞而且不整洁,所以凶险。不能活动叫做‘临’(坎变兑,师变临,坎是活动的水,兑是静止的水),有统帅而不服从,还有比这更严重的吗?说的就是先縠啊。果真和敌人相遇,一定失败,彘子相当于师卦六三爻的“舆尸”,即使免于战死而回国,以后一定还有大的灾祸。”
原文
知庄子曰:“此师殆哉!《周易》有之:在师之临,曰:‘师出以律,否臧,凶。’执事顺成为臧,逆为否。众散为弱,川壅为泽。有律以如己也,故曰律。否臧,且律竭也。盈而以竭,夭且不整,所以凶也。不行谓之临,有帅而不从,临孰甚焉?此之谓矣。果遇,必败,彘子尸之,虽免而归,必有大咎。”)(出处:《左传》)
荀林父无奈率全军跟进,晋军被先榖毫无预备的拖入战场。这次后邲之战,晋军败如山倒,荀林父回国后,请求国君刺死,尚且为先榖遮祸。
躲过一劫的先榖没有过多的反省,只是担心将来国君会找他算账,为防不测,竟于前596年率领鲜虞、蛮夷等外族部落偷袭晋国,后阴谋失败,晋景公大怒,杀先榖,族灭其家,显赫一时的先氏凋零了。真应了“虽免而归,必有大咎”。
易经师卦与象棋的起源
师卦九二阳爻居下卦之中,五阴爻从之,将统兵之象。由一个阳爻和五个阴爻组成的卦不只师卦,为什幺其他卦没有统兵之象呢?盖统兵必有道,故阳爻居中,唯有师比二卦,而比卦九五为君,为治国比象。师卦九二阳爻居于大夫之位,恰是将领所在。
象棋起源于易经,英国着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其所著《中国科学文化史》中明确提出:“只有在中国,阴阳理论的盛行促使象棋雏形的产生,带有天文性质的占卜术得以发明,继而发展成带有军事含义的一种游戏。”
象棋当在周代建朝(公元前11世纪)前后产生于中国南部的氏族地区。早期的象棋,两方行棋,每方六子。周朝的兵制,以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共六人,当时作为军事练习的象棋游戏,也是每方六人。五个兵卒就是师卦的五个阴爻。六是一个别卦的爻数。总棋子数12为一年的月数。
象棋于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 32 枚棋子,黑、红棋各有将(帅)1个,车、马、炮、象(相)、士(仕)各2个,卒(兵)5个。南宋时期,象棋“家喻户晓”, 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32是64卦的半数。
《周礼》之军队编制
步兵每5名编为“伍”,由伍长指挥;5个“伍”(25人)编为“两”,由“两司马”指挥;4个“两”编为“卒”(100人),由“卒长”指挥;5个 “卒”编为“旅”(500人),由“旅帅”指挥;5个“旅”编为“师”(2500人),由“师帅”指挥;5个师编为“军”(人),由“军将”指挥。
源自:李守力解读易经7.8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象曰:宗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尸,使不当也。
白话
六五:田中有鸟兽,利于宣言以教民,没有灾难;应派长子率领军队,假如派无德小子将会载尸而归,谨守正道,以防凶险。象传说:派长子率领军队,由于他根据中道行动。无德小子载尸而归,是用人不当的缘故。
解读
7.9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白话
上六:天子颁赐命令,分封土地建国立家,小人不可重用。象传说:天子颁赐命令,是为了公正地照功行赏。小人不可重用,必定使国家陷于混乱。
解读
上六代表战争已经结束,天子开始颁赐命令。六爻为宗庙,颁赐命令一般在宗庙。功劳大的可封国,小的也可封为大夫有其家。坤为土地,开国承家即是分封土地建国建家。国为诸侯封地,家为大夫封地。
故事
公元前597年,荀林父担任晋国正卿,荀氏家族如日中天。此年6月,荀林父带领晋军与楚庄王争霸,荀首(智庄子、知庄子)担任大夫。晋三军六卿悉数出征,与楚庄王会猎于黄河。晋军中诸卿建议撤退,不宜与楚军争锋,先榖(彘子)因平日就与荀林父政见不合,对于退兵他嗤之以鼻,并率领所部擅自渡河。
荀首说:“先縠的军队危险了!《周易》上有这样的卦象,从《师》卦初爻变卦为《临》卦,爻辞说:‘军队初出必须纪律严明,不顺从将有凶祸。’遵守军纪是‘臧’,反其道就是‘否’。大众离散而荏弱(坤为众,兑为毁折),河川壅塞成为池沼(《帛书易》坤为川,兑为泽)。有军纪指挥三军如同指挥自己一样,所以叫做律。不遵守纪律,军纪枯竭无用。从充满到穷尽,壅塞而且不整洁,所以凶险。不能活动叫做‘临’(坎变兑,师变临,坎是活动的水,兑是静止的水),有统帅而不服从,还有比这更严重的吗?说的就是先縠啊。果真和敌人相遇,一定失败,彘子相当于师卦六三爻的“舆尸”,即使免于战死而回国,以后一定还有大的灾祸。”
原文
知庄子曰:“此师殆哉!《周易》有之:在师之临,曰:‘师出以律,否臧,凶。’执事顺成为臧,逆为否。众散为弱,川壅为泽。有律以如己也,故曰律。否臧,且律竭也。盈而以竭,夭且不整,所以凶也。不行谓之临,有帅而不从,临孰甚焉?此之谓矣。果遇,必败,彘子尸之,虽免而归,必有大咎。”)(出处:《左传》)
荀林父无奈率全军跟进,晋军被先榖毫无预备的拖入战场。这次后邲之战,晋军败如山倒,荀林父回国后,请求国君刺死,尚且为先榖遮祸。
躲过一劫的先榖没有过多的反省,只是担心将来国君会找他算账,为防不测,竟于前596年率领鲜虞、蛮夷等外族部落偷袭晋国,后阴谋失败,晋景公大怒,杀先榖,族灭其家,显赫一时的先氏凋零了。真应了“虽免而归,必有大咎”。
易经师卦与象棋的起源
师卦九二阳爻居下卦之中,五阴爻从之,将统兵之象。由一个阳爻和五个阴爻组成的卦不只师卦,为什幺其他卦没有统兵之象呢?盖统兵必有道,故阳爻居中,唯有师比二卦,而比卦九五为君,为治国比象。师卦九二阳爻居于大夫之位,恰是将领所在。
象棋起源于易经,英国着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其所著《中国科学文化史》中明确提出:“只有在中国,阴阳理论的盛行促使象棋雏形的产生,带有天文性质的占卜术得以发明,继而发展成带有军事含义的一种游戏。”
象棋当在周代建朝(公元前11世纪)前后产生于中国南部的氏族地区。早期的象棋,两方行棋,每方六子。周朝的兵制,以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共六人,当时作为军事练习的象棋游戏,也是每方六人。五个兵卒就是师卦的五个阴爻。六是一个别卦的爻数。总棋子数12为一年的月数。
象棋于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 32 枚棋子,黑、红棋各有将(帅)1个,车、马、炮、象(相)、士(仕)各2个,卒(兵)5个。南宋时期,象棋“家喻户晓”, 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32是64卦的半数。
《周礼》之军队编制
步兵每5名编为“伍”,由伍长指挥;5个“伍”(25人)编为“两”,由“两司马”指挥;4个“两”编为“卒”(100人),由“卒长”指挥;5个 “卒”编为“旅”(500人),由“旅帅”指挥;5个“旅”编为“师”(2500人),由“师帅”指挥;5个师编为“军”(人),由“军将”指挥。
源自:李守力解读易经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内容比较优秀,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

相关推荐: 八卦象意一坎卦详解

八卦象意一坎卦详解一、正象 坎中满 上下外部是两个"阴柔 ”的虚爻,而中间是-个”阳刚"的实爻。可表示外柔内刚实心的事物。 坎卦表示的是两个“阴爻"在外,一个"阳爻"在中间的状态。表示的是一种各个方面都往向心性方向发展变化的趋势。 其性质是:外柔顺,而内刚健;…

上一篇:
下一篇:
隐藏边栏